众多人忧虑地基可能不牢固,担心作为“租户”的他们若搬迁,会因熬夜而脱发,业务也可能受到影响,搭建的集群可能变成烫手的山芋。别急,这里有一份“无痛苦”的搬家指南,帮你解决问题!
为啥这次搬家能“无痛”
动手“打包”之前,搞明白为何这次迁移被称作“无痛”。这并非我自吹自擂,信心满满。一来,我们只需搬运“家具”,无需重建“毛坯房”,不必像过去那样大动干戈去重新搭建基础架构。再者,整个过程实现“可视化”操作,不再像过去那样在黑匣子里摸索,每一步都看得一清二楚,心里自然就踏实多了。
迁移三步走:实战开始
若您在原有平台上运营着名为 my-app 的应用程序,现正进行迁移。首先,需要对应用进行“健康检查”并进行打包。这需要从原平台提取应用的两个关键要素,即镜像的网址和运行时的配置文件(YAML格式)。您可以在原平台的工作负载页面中找到 my-app 应用,那里可以查看到其使用的镜像网址及版本信息。导出 YAML 配置很关键,有后台权限的直接用命令最快。
在新平台上“安家落户”
踏入这个新平台,我们的新家园,操作变得轻松便捷。只需登录平台,启动「App」。进入“基础配置”界面,将复制的镜像网址粘贴到“镜像地址”栏。若是私有镜像,只需点击“私有”选项,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。点开“高级配置”功能,将导出的两个YAML文件内容直接复制粘贴,新平台便能自动识别配置信息,自动下载镜像,并按照配置启动应用。仅需2分钟,你便能在应用列表中找到它,并且还能获取到可访问的内网地址。
# 导出 Deployment 配置
kubectl get deployment my-app -n -o yaml > my-app-deployment.yaml
# 导出 Service 配置
kubectl get service my-app -n -o yaml > my-app-service.yaml
数据迁移与服务切换
迁移过程中,应用部分相对容易解决,关键在于数据。保证数据在迁移到新平台时既完整又精确,不能出现任何错误。可以运用增量迁移等策略,首先迁移大部分数据,然后实时同步新增的小部分数据,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业务活动的干扰。
告别旧模式,拥抱全新体验
回顾整个操作流程,所谓的“迁移”实际上就是一次基础的“复制粘贴”操作。我们摆脱了旧平台那繁杂的集群部署、维护以及升级的重负。在旧平台上,维护工作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壳子前行,而新平台则使我们只需关注应用本身,它是一个轻便高效的云操作系统。
迁移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
这次搬迁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考虑与基础设施之间的联系,帮助我们寻找到真正能够“无痛苦”投入创作的平台。搬迁完成之后,我们将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创新与拓展之中,不再受基础设施问题的牵绊。
在迁移过程中,你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?你感觉这篇指导文章对你有帮助吗?别忘了点赞,并且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