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网站运行效率非常重要,其中改进图片质量是改善页面加载速度的常用手段。下面就来详细说明处理图片的五种主要技巧。
图片延迟加载
在包含众多图片的网页上,一次性加载所有图片会导致页面加载变得极为迟缓,从而显著降低用户满意度。例如,在售卖商品的平台上,商品图片数量庞大,若全部即时加载,用户需要等待较长时间。而采用图片按需加载的方式可以应对这一状况。比如在资讯类的网站上,当用户滚动浏览时,仅对进入视线范围的图片进行加载,有效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长,使感受得到明显改善。
响应式图片
如今各类电子产品的显示屏规格五花八门,手机、平板以及电脑的屏幕尺寸也各不相同。自适应图片的设计十分周到,它能够让网络浏览器依据显示器的尺寸自动选取适配的图片。举例来说,当使用手机时,系统会加载较小分辨率的图片,这样既能迅速显示内容,又能省网络资源;而如果是在电脑上操作,就会加载较大分辨率的图片,以确保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清晰。众多主流信息平台都应用了自适应图像方案,不管人们借助何种终端查看,都可以获得良好的观感感受。
调整图片大小
有时候,图片尺寸很大,却只用小图展示,比如1920*1080的高清图,只给用户看小图,如果用户不点开看原图,那加载原图的时间就白费了。这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优化,一是先加载小图,等用户点住再加载原图,二是等所有页面元素都加载完毕,再手动更换大图的链接地址。很多图片分享网站就是这么做的,有效省了用户的时间和流量。
降低图片质量
JPG图片在100%和90%质量下,肉眼往往难以分辨差异,尤其当它被用作页面背景时。许多网站都采用JPG作为背景图格式,经过PS处理并压缩至60%质量后,人们几乎察觉不到变化。此外,网上存在许多便捷的在线图片压缩工具,例如TinyPNG,它们能迅速降低图片质量,从而缩小文件体积,进而提升网页的加载速度。
利用CSS3效果代替图片
许多图像其实可以通过CSS实现,例如渐变和阴影等效果。采用CSS3效果替代图片有很多优势,代码体积远小于图片,可能只有图片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。像一些简单的按钮、图标,用CSS3制作同样出色,还能减少页面加载的资源。许多简约风格的网站广泛使用CSS3效果,这使得页面加载速度加快,用户体验更佳。
各位在个人站点进行维护时,是否实践过那些图像处理技巧?哪种手段带来的成效最为显著?敬请动动手指,进行点赞和传播,同时发表你的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