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高受疼
曹植是曹操最小的孩子,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。东汉末年那纷扰的年代,曹植年仅7岁便开始吟诗作赋,思维灵活,见解非凡。曹操对他宠爱有加,常带他出席各类重要活动。记得有一回,曹操设宴款待宾客,曹植在宴席上谈笑风生,他所作的文章更是赢得宾客们的连连赞叹。曹操目睹此景,心中喜悦无比。
曹丕称帝
曹操离世,曹丕顺利继承了魏国皇位。那是在220年,曹丕在洛阳举行了登基大典,世人尊称他为魏文帝。但他坐在皇位上,内心却始终忐忑不安,总担心曹植会对他构成威胁。曹植在文人圈中极有声望,许多人对他才华的赞赏让曹丕的嫉妒之情越发深重。
曹丕忌恨
曹丕心胸狭窄,对他人常存疑虑。他常生嫉妒之心,见曹植在曹操面前备受宠爱,自己为了太子之位费尽心思。朝中不少官员私下里都称赞曹植的才华,这让曹丕心里不安,总觉得曹植像是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。因此,他暗中策划,试图寻找机会将曹植除去。
七步之令
曹丕把曹植叫到面前,脸色阴郁。他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,以展示他的诗才。若不能做到,便犯了欺君之罪,将遭受死刑的惩罚。曹植目睹哥哥那冷漠的目光,内心不禁涌起悲凉和愤怒,他不解为何哥哥对他如此残忍。
七步成诗
曹植心中满是苦楚,却依然坚韧地思索。在短短的七步路途中,他的灵感如泉涌。他声音平和,吟诵道:“煮豆成羹,漉豆成汁。豆萁在锅下燃烧,豆粒在锅中哭泣。同根而生,为何如此急切地相互煎熬?”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,将兄弟间的纷争描绘得淋漓尽致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诗歌流传
《世说新语》中首次记载了这首诗。其中最为人熟知的,便是这四句:“煮豆之际,豆萁焦黑,豆子在锅中发出凄凉的叫声。同根生长的豆子,为何如此迫切地相互伤害?”这首诗内涵深远,用朴实的语言警示人们避免相互伤害。因此,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。虽然这首诗的风格与曹植的其他作品略有不同,但由于其恰当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,它依然赢得了读者的喜爱。
在那场宫中争斗激烈之际,若曹植未能快速吟诗作赋,曹丕是否真的会下达处决的命令?大家不妨踊跃发表意见,展开讨论。同时,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。